兰州市中考报名工作于今年4月27日结束,家长和学生们大都根据“一诊”成绩和学生平时的学习水平理性填报了中考志愿。从报名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报考师大附中的人数约950人,兰州一中约1100人,兰州五十八中(兰炼一中)近900人,兰大附中840多人(不含东城校区),兰州二中980多人,兰州六十一中(兰化一中)900多人(不含新区校区),兰州五十九中(兰炼二中)约1000人,兰州五十一中(兰铁一中)800多人,兰州二十七中1200多人,兰州西北中学1600多人。(本数据分享自兰州晨报等媒体所报数据,如有出入按照实际报名人数为准。)
根据兰州市教育局下达给地方“普高”学校招生计划来看,今年城市四区11所省级示范性高中报考人数普遍超出计划指标。今年师大附中计划招生868人,实际报名950人,超出人数约80人。兰州一中今年计划招生875人,实际报考1100多人,超出约250人。兰州五十八中(兰炼一中)计划招生580人,实际报考人数近900人,超出约320人。兰大附中本部计划招生500人,实际报名840多人,超出约340人。兰州二中计划招生600人,实际报考980多人,超出大约380人。兰州六十一中(兰化一中)计划招生500人,实际报名900多人(不含新区校区),超出约400人。兰州五十九中(兰炼二中)计划招生540人,实际报名约1000人,超出约460人。兰州五十一中(兰铁一中)计划招生600人,实际报名800多人,超出约200余人。兰州二十七中计划招生600人,实际报名1200多人,超出约600人。兰州西北中学计划招生545人,实际报名1600多人,超出约1100人。(备注:外国语高中、四中、东方中学数据没能收集到,故此没有罗列出来。)
总体来看,今年省级示范高中报名人数远远超出计划录取人数。对于二十七中、西北中学、兰州四中、等几所学校来说,报考人数大幅度超出招生计划,并不是家长盲目报考的结果,而是一种理性分析的结果。报考这几所学校的学生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成绩相对较好,但是和二中、铁一中等学校分数线尚有差距或者勉强能触线的学生,为了稳妥起见报考了这几所学校。另一类则是成绩事实上达不到省级示范高中控制线,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了这几所分数相对较低的学校。因此,对于报了这几所学校的家长来说,报名人数多并不意味着竞争激烈。只要成绩中上等的学生在最后阶段稳扎稳打,保持正常水平,进入这几所学校的问题不是太大,家长也大可不必惊慌。
对于报了师大附中、一中、炼一、三十三中乃至二中、炼二、化一和铁一中的考生而言,整体而言至少有2000多家长报错了志愿!因为对于填报上述学校的考生及家长而言,既然敢于选择这些学校,其学习水平肯定不错,至少有冲击这些学校的实力。报考这类学校的学生大致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习成绩超出这些学校的分数线或者在学校排名能够通过统配进入目标学校的学生。这种情况下报考这些学校则是理智选择,出现滑档的可能性较小。第二类则是成绩还算不错,学习成绩勉强能够达到这些学校的分数线或者稍有差距,希望通过最后阶段的冲刺提分而最终实现目标成绩的学生。对于第二类学生而言,很多人事实上报错了志愿!中考志愿不同于高考志愿,一个批次里只能报两所学校,而第一志愿最为关键。假如某学生第一志愿的学校没有录取,想通过第二志愿保底,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省级示范高中基本上第一志愿都超员,不大可能从第二志愿录取。这样就意味着从省级直接滑落到市级学校。
在历年填报中考志愿的时候,家长们确实左右为难。有一部分家长选择了较为稳妥的方式,不选择冲击而是填报了较为稳妥的学校。这样的结果有可能错过分数更高一点的学校,但滑档到市级学校的风险很小。但是有部分家长却抱着侥幸心理,孩子分数在有可能达到目标学校的分数线,但也有可能不够,基本上在分数线上下浮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去理智填报志愿,而是想着冲一把的心态填报了志愿,其结果有可能被目标学校录取,但滑档的风险很大。从今年报考数据来看,大致有2000多学生会存在滑档的问题。这些学生分数本来不错,要是能理智地下调一下目标学校,那么上省级重点的可能性很大。但是按照现有实际情况来看,这部分学生很大一部分只能滑档到市级学校。
对于2019年学生和家长而言,志愿报考已成定局。而且中考尚未到来,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最后冲刺一把。但是对于目前初二及以下的家长而言,往后一定要学会理性报考志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结合孩子的一诊成绩、孩子平时的成绩、一诊的发挥情况、后期的潜力以及学校统配名额和孩子在年级的排名等因素综合分析。如果孩子的成绩只是在某个学校的边缘区徘徊,那么建议可以退一步考虑。即便是退一步也不是什么坏事,因为每个学校都有重点班,如果孩子分数确实优秀,那么进入某个学校的重点班也不比进上一层学校的普通班差。最重要的是,孩子是在省级示范高中学习而不是市级示范高中。对此,您有什么见解,不妨在留言区说出来,和广大兰州家长一起分享!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